也许人们还在回味,在去年丹桂飘香的季节,“中国新宁,世界崀山”巨大字幅高高飘扬在新宁崀山之巅,这似乎在向世人宣示,一座古城正在与世界对话。
在已经过去的“十一五”中,邵沪直通列车、各县市一小时上高速和以市区为中心的“两小时交通圈”已经形成、旅游年均增长47%……第三产业在“十一五”的蓝图上划出的是一条坚实轨迹。
今天,站在“十二五”的起点,描绘第三产业的前景,我们更有底气与豪气:五年后,增加值达到510亿元。这意味着,未来五年,第三产业将以年均增长10%以上的速度续写新篇章!然而,作为一个三类城市,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,如何实现第三产业的持续性发展?邵阳的答案就是:调结构,转方式。
“这是我们的基本取向。”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刘百军如是说,邵阳的现实就是继续走工业强市之路,工业化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,这是经济规律,工业强了,则会反哺农业,拉动和激活第三产业。
数据显示,“十二五”时期第三产业比重将从“十一五”的“24.2:38.2:37.6”调整为“17.2:46.2:36.6”,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减少了“1点”。
刘百军说,别小看这“1点”的变化,其现实意义深刻,比例变小并非削弱第三产业,这是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,目的是依托自身优势,走一条品牌之路,规模之路。规模大了,品牌亮了,才有集散力,就有洼地效应,才有市场竞争力。
刘百军认为,在东西部经济圈战略中,东部城市群经济圈突出发展新型工业、现代农业、现代物流和城市休闲旅游以及房地产业,西部生态经济圈则突出发展生态旅游、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,但无论“东部”还是“西部”,第三产业都是重要的战略内容。
在东西部战略中,旅游业将形成“两圈一带”格局,即以崀山为龙头的西部生态旅游圈、以市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体验与商务休闲旅游圈、以隆回花瑶为代表的民俗风情体验休闲旅游带。
“十二五”为旅游描绘了一条具体的品牌战略线路图:树立“神奇崀山、神韵南山、神秘花瑶”品牌,把“桂林-崀山-南山-花瑶-张家界-神农架”打造成国际旅游大通道,邵阳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地。
打造50个景点景区。西部生态旅游圈正是由这 些“点” 、“区”构成 ,一方面是崀山景区的提质改造 ,一方面是南山 、寨市古镇 、云山、四八姑娘节 、蔡锷公馆等项目的开发建设。市区至隆回花瑶民俗风情体验休闲旅游带 ,重点抓好魏源湖、魏源故居、高州温泉、崇木凼古寨、虎形山风情小镇等建设。
邵阳是一座具有两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,资江和邵水穿城而过,这种历史的元素,水的元素,被寓于历史文化体验与商务休闲旅游圈建设中。恢复重建的爱莲池、曹婆古井、步月桥、南方古丝绸之路码头货栈等历史古迹,保护和展示的各类牌坊、石塔、石雕、戏楼等历史文物,以及水府庙至双清公园城市文化走廊、蔡锷故居、佘湖山时代公园、紫薇博览园、宝庆森林公园、莲荷森林公园、湘窖酒文化城、特色休闲农庄,将把古城装扮成一座历史文化体验与商务休闲旅游的新城。
旅游产业离不开交通、酒店等配套建设。刘百军说,我们应不遗余力做好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宝庆竹刻、滩头年画、蓝印花布、洞口墨晶雕刻、香粉纸、布伞以及雪峰蜜橘、隆回三辣和金银花、武冈卤菜、邵东黄花菜、古楼云雾茶、绥宁雕花蜜饯等旅游产品市场的开发。
五年后,全市将建成5A景区2个、4A景区6个、3A景区10个,实现旅游接待2000万人次,总收入220亿元,邵阳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地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。
安居然后乐业。居者有其屋,是社会和谐、稳定、进步的必要条件。
追溯历史,经历了房改前几年过度依赖市场而忽视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后,2007年起 ,我市开始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,并且保障范围逐步扩大 ,保障房规模逐年增加 ,制度体系不断完善。越来越多无力购买商品房 、甚至租不起房子的低收入家庭,通过各种保障性住房,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。
“2007年起,我们重新审视了政府在提供公共住房方面的责任。”市房产局局长刘利平说,首先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明确,住房保障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,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,而目前的住房保障覆盖面还比较小,刚刚起步,离现实要求还有较大差距。
刘利平介绍,随着建设进度不断加快,覆盖范围不断扩大,管理服务不断完善,住房压力不断缓解。2008年筹集城镇廉租住房10.19万平方米,2009年全年新增廉租住房1.26万套,截至去年11月底,我市已新增廉租住房9394套,2011年是“十二五”开局之年,全市预计新建廉租住房33.6万平米,将有6千多户家庭受益。
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显示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达到150亿元,年竣工房屋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。五年后,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30平方米以上。
未来五年,我市将加大廉租住房、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,推进城市棚户区、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,累计新增廉租住房200万平米、公租房123万平方米、经济适用住房75万平方米,完成城市棚户区、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300万平方米。
刘百军说,第三产业在新时代已被赋予更广的含义,囊括了除农、林、牧、渔和工业以外的旅游、金融、房地产等众多领域的产业。调结构,转方式,壮大旅游业和房产业,发展金融业,着力培育新兴产业,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交流与合作,大力发展电子政务、电子商务、远程教育、远程医疗等网络服务业,促进资源共享,第三产业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!